2020-01-06
2524
0
導致身心靈失衡的六大類別中,其中一類是營養和生活型態, 其再往下有一樣細分叫”營養不良”, 而營養不良又分兩種: 身體的營養不良,和靈性上的營養不良。
身體的營養不良要靠補充營養,每個人要補的不同,有的人要補蛋白質,有的是特定維生素礦物質;而針對靈性營養不良每個人所需要的也不同,從斷食/祈禱/讀經…到冥想都有。
今天在做一個個案時發現,在要幫他釋放掉他的創傷之前,還必須 “知道更多”,而這個要知道的事,是有靈性上的營養不良需要先處理。其建議方法,是做公益服務。
根據經驗,每次講到無償服務或公益服務,大家普遍都會想到捐錢或參加公益團體。有錢有閒的人會問:有沒有建議的團體?經濟緊張或工作都過勞的人,就會覺得窮途末路,因為早就被生活壓的踹不過氣來了,那裡還有餘力參加公益團體和活動!但我覺得這樣想就誤會大了。
當你要做公益服務,首先是要去認識別人的需求,而不是去認識公益團體。而這最好的”別人” (最好的服務對象),是你生活週遭的人,從鄰居到同事,到每天通勤或每日固定動線中會遇見的路人,都是最合適的對象。去看看別人在他們的忙活中,有什麼困難或不便,剛好是你能協助的。有的人遭遇的不便,其實對你來說就是一根手指頭就能解決的,但首先你要去看,去觀察,然後願意去給,去付出。
再來,服務的對象也不限於人。生活在台灣要愛台灣,生活在地球要愛地球,地球媽媽無私地給我們許多資源生活,你也可以對居住環境做無條件的守護和愛護。
這是個值得學習和經歷的過程。為什麼說值得?
當心思和精力焦點過度集中在自己的問題時(或從來都沒服務過他人時),會容易放大自己的問題,又或因為太少注意外界,造成自己給自己錯誤的定位,反而會進一步帶給自己更多干擾與障礙。
當身心投注在週遭的需求,分點心思力氣服務週遭,能適時抽離自己的問題,並發揮自己未曾發揮的價值,同時也給自己機會,去看清生命的完整面向。一舉是數得的。
希望大家想到公益服務時,有更多更有創意更個人化的想法
回到今天的個案,在我來看除非他踏出這一步,去親身經歷,否則創傷光靠磁鐵是不能百分百釋放掉的。